焊膏印刷机必须准确将模板对准PCB及控制印刷工艺参数。而且这个控制在整个生产周期内,必须保持重复性。其他工艺参数如:过大的刮刀压力,模板设计错误都会产生缺陷问题。例如PCB器件桥接可能是模板印刷机,也可能是贴片机贴装器件歪斜。如经过检查焊膏印刷机工序的功能正确,那么就可以从其他地方寻找缺陷原因。
通常,为了保证印刷机对准的准确度及过程参数的控制能力,设备就应该进行例行的维护规程。但是仅仅每个月重新校准一次工艺设备,并不能保证设备的性能。必须指出的是加强每月维护的重要性,这样做要廷长设备的寿命周期。然而在定期维护时,操作者首先测试设备,并非自动重新校准设备。如果设备运转性能在技术标准范围内,重新校准显示不出优越性。实际上,重新校准设备,往往会引入误码差。重新校准是否必需,后来的设备性能将受到检验。
检验设备的能力因素,必需一项标准测试规程,用来初始确定设备完成的功能是否在技术文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。所有的全自动工艺设备,制造厂都建立一套技术标准,通常使用Sigma(标准偏差)或过程能力因素(CP/CPK)表述。制造厂通常使用标准的检验测试方法,收集统计过程控制(SPC)数据,接下分析这些数据确定设备是否具有过程能力。在完成每月周期性的维护或发现缺陷后,相同的检验测试可作为每月的标准测试方法。
模板印刷机制造厂提供模板与PCB对准的自动测试。在PCB焊膏印刷后,检查模板与PCB基准位置的偏差,来确定印刷机的对准能力。多批次测试数据计算印刷机的能力因素值(CP/CPK)。传动系统( X,Y,Θ轴)各轴独立进行评价。模板对准精度及工艺参数如刮刀压力,印刷速度分别计算。
印刷机按制造厂的标准测试,在一定的CP/CPK值,焊膏印刷的位置偏差,可见,X轴对准存在问题。
测试使用全自动模板印刷机,PCB尺寸10ines*10ines,模板尺寸29ines*29ines,两者基准匹配。检验过程如下:
◎PCB送入印刷机的印刷区
◎视觉系统检查模板和PCB的基准标志
◎板与PCB的对准操作
◎视觉系统重新检查模板和PCB的基准标志间的偏差
◎偏差数据再次输送到SPC数据采集软件包
◎按PCB程序进行焊膏印刷,印刷头冲程25mm/sec,刮刀压力5kg
◎视觉系统重新检查模板和PCB的基准标志间的偏差
◎偏差数据再次输送到SPC数据采集软件包
◎ PCB传出印刷机
在焊膏印刷前,读到的予一对准数据表示印刷机对准模板的能力。在焊膏印刷后,读到的过一对准数据表示对实际印刷的偏差影响。
在上述测试中规定了机械定位装置的设计,工艺参数的设置;刮刀压力,印刷速度,分离速度。X轴向予/过一对准数据两项图表,经检查发现对准装置与驱动电机的电气连接问题。修理后,重新测试印刷机,设备各传动轴的能力因素超过制造厂规定的CP/CPK=1.33。
在进行每月例行维护后,测试印刷机鉴别对准问题。经过修理后,进性相同的测试证明重新校准是不需要的。现在印刷机具有过程能力返回SMT生产线。如果在生产过程中,发现印刷质量或图像重合等问题。已知的测试结果将有助于减少缺陷解决的时间。每月维护测试数据报告文档提供设备有用的历史记录。